研究所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稀有金属资源高效开发及高值利用研究所简介

2022年02月15日 10:33  点击:[]

稀有金属高效开发及高值利用研究所成立于2019年3月,是江西理工大学首批试点创新平台。研究所依托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围绕稀有金属尤其是稀土和钨行业冶炼高效冶金技术及工艺、清洁冶金技术、冶金过程的优化与节能、冶金过程杂质高效分离与净化、特殊性能化合物粉体材料冶金及二次资源废物回收等先进技术进行研发。

研究所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2人,100%拥有博士学位,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高水平学科带头人1人。先后获得稀有稀土金属冶金教学科研团队、廖春发名师工作室等省级荣誉称号,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

研究所现有科研实验室面积约2000 m2,设备总值超1000万元,拥有微波烧结炉、高温熔体炉、Factsage软件等设备,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先后与澳洲昆士兰大学、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示、赣州海盛钨钼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应化所、赣州有色金属研究所等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

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863重点计划、国家科技支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数十项,各类研究经费达4000余万元;多项技术成果在企业推广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出版教材、专著3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EI收录100余篇。

团队成员

团队研究方向

稀土清洁冶金理论及工程技术研究

难冶钨资源高效绿色冶金理论及技术

高性能稀有金属新材料制备、组织演化与性能调控研究

熔盐电解制取稀土金属及功能合金研究

稀有金属二次资源绿色循环利用研究

高温冶金熔体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技术研究

稀有金属冶金过程及数值化模拟研究

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利用

团队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及所获奖项

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阳极泥伴生稀贵金属资源梯级高效提取的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氟盐-氧化物体系熔盐电解制备Dy-Cu中间合金基础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由钨酸盐熔盐电解直接制备钨粉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

选择性氧化还原从荧光粉废料中回收稀土的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

新型膦酸树脂协同萃取色层分离提纯重稀土技术与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氟盐-氧化物体系熔盐电解沉积Al-Cu-Y合金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稀土Yb(II)离子在LiF-CaF2体系下活性阴极界面电还原及合金化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基于显微CT的多场耦合作用下稀土电解槽石墨内衬破损渗漏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铝电解阴极炭块破裂过程的渗透-应力-损伤耦合效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铝电解环境-蠕变交互作用下阴极炭块力学性能的劣化规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金属硅酸盐物料高压高温酸浸过程中抑制硅胶形成及沉硅调控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拜耳法处理高硫铝土矿过程中硅矿物脱硫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稀土碳酸盐介稳态水溶液化学特性研究

工信部稀土开发应用专项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无氨浸出技术推广

国家863计划项目

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工信部项目稀土产业专项

离子型稀土绿色选冶全流程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钨钼还原及其产物碱解特性研究

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

铵盐-氟盐浸出白钨体系离子迁移机制

国家863计划项目

“白钨资源绿色冶炼与高值开发利用技术”子课题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

铵盐体系白钨浸出机理研究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载体支撑可剥离超薄铜箔的形成机理与剥离强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钨酸盐溶液中季铵树脂吸附除钼的应用基础研究

学术交流与校企合作

研究所专家多次受邀作学术会议的大会报告,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活动,并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开展合作项目。

团队风采

上一条:绿色冶金与过程强化研究所简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