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育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祝贺!肖燕飞教授牵头的研究成果荣获中国稀土学会2024年度稀土科学技术二等奖

2025年03月21日 10:23  点击:[]

2025114日,中国稀土学会发布了关于2024年度稀土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此次评审最终确定获奖项目一等奖8项,二等奖24项。其中冶金工程学院肖燕飞教授牵头的成果《基于镁盐-有机酸体系的离子型稀土矿绿色高效协同浸取基础和应用》荣获二等奖。该成果由江西理工大学、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共同完成。

项目针对硫酸铵原地浸取过程存在的氨氮污染严重、稀土浸取率低、浸取选择性差等问题,开展基于镁盐-有机酸体系的离子型稀土矿绿色高效协同浸取基础和应用的研究和创新,构建了离子型稀土矿绿色高效浸取理论和技术体系,具体包括:(1)基于Grahame模型建立了粘土矿物表面双电层模型,明晰并验证了粘土矿物电动电势变化和稀土/浸取剂阳离子吸附解吸行为之间的耦合关系,创新性提出了离子型稀土矿双电层浸取机理;结合南方土壤特性和硫酸镁的环境效应,开发了离子型稀土矿硫酸镁无铵浸取技术,实现了该矿的绿色浸取。(2)基于离子相和胶态相稀土的赋存状态,创新性地揭示了有机酸配位强化离子相浸取机理和还原性物质还原浸取胶态相浸取机理,原创发明了离子型稀土矿镁盐-抗坏血酸配位-还原高效强化浸取新技术,离子相稀土浸出率达98.0%、胶态相稀土的浸出率为57.1%。(3)基于铝离子在高岭土上的吸附解吸行为及其原矿浸取行为研究,明晰了抑铝浸出机制,创新性地开发了离子型稀土矿镁盐-乙酸控酸度抑铝协同浸取新技术,稀土浸出率提高6%以上、铝浸出率降低了23.33%;同时,乙酸的存在可大幅降低浸出液中和除铝过程中稀土损失,有效提高稀土收率。

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了离子型稀土矿提取冶金理论,对浸取剂、强化或抑铝用浸取助剂的筛选有重要指导作用,有助于推动离子型稀土矿的高质量发展。



“稀土科学技术奖”由中国稀土学会和中国稀土行业协会联合设立,旨在奖励在稀土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调动全国稀土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国稀土科学技术创新发展。




项目负责人简介

肖燕飞

教授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离子型稀土资源提取和高值利用方面的研究,先后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江西省“双千计划”、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杰青项目等。截至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博士后基金2项,其他省市级项目4项,与中国南方稀土集团、虔东稀土集团等稀土领域企业合作横向项目3项。至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Hydrometallurgy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4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件,转移转化2件。担任江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化学和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是IJMMM、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稀有金属等7个高水平期刊青年编委。

研究方向:1.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绿色提取;2.稀土和杂质元素冶炼分离;3.稀土二次废料资源化回收利用;4.特殊物性稀土化合物制备。

邮箱:xiaoyanfei0906@163.com

电话:18379727723



下一条:教育强国,创新有我——冶金工程学院第二十届博硕士学术论坛 圆满落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