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周

作者: 时间:2022-09-06 点击数:


导师信息—李明周



姓名:李明周

性别:

学位/职称:博士/副教授

出生年月:1980年 11月

电子邮箱:jxustlmz@jxust.edu.cn

学科专业:冶金工程(0806)

本科生课程:计算机在冶金中应用、冶金信息化及智能制造

研究生课程:冶金过数学模型与程序设计、冶金设备及自动化、冶金过程优化控制与智能装备

研究方向:冶金过程在线数模与智能优化控制、冶金过程多物理仿真与强化节能、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

l 代表性论文

[1] 谢小云,聂燕萍,胡海滨,彭锦红,曾宇翔,邱云灏,李明周*.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稀土磁性材料压型生产数据采集系统[J].江西冶金,2023, 43 (05):394-404.

[2] Xinzhou Chen, Mingzhou Li*, Fupeng Liu, Jindi Huang, and Minghao Yang. Multi-Phase Equilibrium Model of Oxygen-Enriched Lead Oxidation Smelting Process Based on Chemical Equilibrium Constant Method[J]. Processes. 2023, 11(10):3043.

[3] 张冉,李明周*,钟立桦,童长仁,何发友,黄金堤. 基于图像识别的铜转炉吹炼造渣期渣含Fe预测模型研究[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2(04):21-30.

[4] 刘燕庭, 杨天足, 李明周. 铅富氧侧吹氧化熔炼多元多相平衡分析[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0, 30(5):1110-1118.

[5] 刘燕庭, 杨天足, 李明周. 铅富氧侧吹氧化熔池熔炼相平衡计算模型[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9, 29(11):2609-2619.

[6] Mingzhou Li, Jiemin Zhou, Changren Tong, Wenhai Zhang, Zhuo Chen,Jinliang Wang.Thermodynamic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opper Flash Converting Process Using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Method[J].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2018, 49(4): 1794-1807.

[7] 黄金堤,李静,肖劲,李明周,严康.罐式炉内石油焦排料行为的实验及仿真研究[J].炭素技术,2018,37(1):41-45.

[8] 李静, 黄金堤, 肖劲,李明周. 罐式炉内石油焦层高温煅烧带迁移数值模拟[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8,28,(6):1216-1224.

[9] 李明周,童长仁,黄金堤.基于两平衡的两组分串级萃取静态递推数学模型[J].稀土,2018,39(2):74-81.

[10] 李明周, 童长仁, 黄金堤, 汪金良,李俊标.基于自由能最小原理的铜精矿物相组成计算研究[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8(1):11-15.

[11] Mingzhou Li, Jiemin Zhou, Changren Tong, Wenhai Zhang and Hesong Li.Mathematical model of whole-process calculation for bottom-blowing copper smelting[J]. Metallurgical Research & Technology, 2018, 115(1): 107-123.

[12] 李明周, 周孑民, 张文海, 李贺松, 童长仁.铜闪速吹炼过程杂质元素分配行为的热力学分析[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7,27(9):1951-1959.

[13] 李明周, 周孑民, 张文海, 李贺松, 童长仁. 铜闪速吹炼过程多相平衡热力学分析[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7,27(7):1493-1503.

[14] 李明周, 童长仁, 汪金良, 黄金堤, 李俊标. 基于 Rand-MQC 耦合算法的高强度铜闪速熔炼多相平衡热力学分析[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7 (2): 4-9.

l 主持科研项目及经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52364047,复杂铜精矿侧吹氧化熔炼过程强化与定向调控机制研究,2024/01-2027/1232万,在研,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20YFB1713704,基于稀土磁性材料生产工艺的人工智能优化模型研究,2020/11-2023/1050万,在研,主持。

[3] 中国宝武低碳冶金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课题)BWLCF202121氢基闪速炼铁反应塔气粒多物理场分布行为研究氢基闪速炼铁物质流能量流匹配行为研究2021/01-2024/1260万,在研,主持。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子项)2022YFC2904201)锑铅协同熔炼-富氢还原仿真模型及优化调控研究,2022/10-2025/0925万,在研,主持。

[5] 江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2BAB204026非稳态铜侧吹熔炼多相物料迁移传递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2022/01-2024/1210万,在研,主持。

[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9M662268 铜精矿侧吹熔炼过程化学演变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2019/01-2022/128万,在研,主持

[7] 江西省博士后日常资助项目2019RC28非平衡多相反应体系中高效能铜侧吹熔炼应用基础研究,2019/01-2022/123万,在研,主持。

[8] 江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2018KY15铜闪速冶炼全流程物料多相演变行为与杂质迁移分配规律研究2019/01-2020/125万,在研,主持。

[9] 江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1BAB206024闪速炼铁高温复杂反应塔中气粒多相物料传递反应及强化机制2017/01-2019/126万,已结题,主持。

[10]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委托项目侧吹炉冶金数学模型研究开发,2015/01-2017/0620,已结题,主持

l 科研获奖、专利、专著及软著

[1] 专著:双闪铜冶炼工艺热力学仿真》,冶金工业出版社,23万字,2022主编。

[2] 科研获奖:数字驱动离子型稀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2(证书编号:[2022]181-2022042-R04),排名第4

[3] 科研获奖:再生铜冶炼系统工艺及装备开发,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6J-16-1-04-R08排名第8

[4] 科研获奖:高产能双闪铜冶炼工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科学技术奖,等奖,20162016-3-R3排名第3

[5]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铜转炉吹炼造渣期终点智能判断与校验方法,CN202110436304.21发明人

[6] 发明专利:基于模式识别的铜转炉吹炼造铜期终点智能判断方法,CN202110435745.01发明人

[7] 软件著作权稀土铁合金冶炼虚拟仿真实验平台V1.0,登记号:2021SR1367177,第2著作权人

[8] 软件著作权基于最小自由能法的闪速炼铁多相平衡计算系统V1.0,登记号:2022SR0766546,第1著作权人

[9] 软件著作权基于多元回归的铝酸钠溶液成分软测量计算系统V1.0,登记号:2022SR0753652,第1著作权人

[10] 软件著作权稀土分离厂串级萃取分组设计计算系统V1.0,登记号:2022SR0766589,第1著作权人

[11] 软件著作权:实验电炉炉壁温度场计算系统V1.0,登记号:2022SR0753614,第1著作权人

[12] 软件著作权:冶金过程数模与程序设计课程仿真实验系统V1.0,登记号:2022SR0765809,第1著作权人

[13] 软件著作权:钨离子交换工艺数模仿真优化系统V1.0,登记号:2022SR0753612,第1著作权人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电话:0797-8312422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Faculty of Materials Metallurgy and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