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今年暑假期间,学院紧紧围绕学科专业,依托“红炉”学堂,凸显青年学生作为,突出实践实效,组织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专项队伍+自主实践方式进行,两种方式均由学院统一命题。学院“红炉”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瑞金市红旗街道河背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瑞金市沙洲坝镇青少年社会实践点、中金岭南等有色金属对口企业开展系列活动。
预防溺水·安全“童”行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院红炉实践队近日走进瑞金市河背街社区,为留守儿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实践队通过创新互动形式,将安全知识融入趣味活动中,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暑期安全防线。

实践队队员刘海给小孩子们讲课
在防溺水知识宣讲环节,实践队队员刘海以互动问答的形式开场:"小朋友们,如果夏天特别想游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一提问立即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随后,队员们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向孩子们传授"防溺水六不准"原则。当屏幕上出现"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八个大字时,孩子们齐声背诵:"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展现了安全教育入脑入心的效果。

小朋友们认真听讲

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
为加深孩子们的理解,实践队精心设计了彩绘互动环节。队员们准备了印有防溺水标语的空白彩绘图,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填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防溺水知识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深深印刻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实践队队员和孩子们一起完成彩绘
活动尾声,实践队为每位孩子送上了特别设计的"安全小卫士"文具套装。这些实用的小礼物上印有防溺水口诀和紧急联系方式,让安全教育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持续发挥警示作用。
回收旧废·芯心相映
在环保教育环节,实践队带来了精彩的"环保实验室"活动。队员逯光博通过生动形象的卡通PPT,向孩子们展示了触目惊心的数据:"我国每年产生废旧电池超过80万吨,但仅有1%得到正规处理。""一节小小的纽扣电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的水资源,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屏幕上被重金属污染的河流图片,引发了孩子们阵阵惊叹。
实践队队员逯光博给孩子们授课
最令孩子们兴奋的是"彩虹喷泉"实验展示。当实践队队员张福财拿出实验装置时,孩子们都好奇地围了上来。在队员们的操作下,30%双氧水与食用色素混合后,加入碘化钾催化剂和洗洁精,瞬间形成了三股高达1.5米的彩色泡沫水柱。橙、紫、绿相间的"喷泉"让孩子们发出阵阵欢呼,在惊叹科学神奇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

实践队队员们进行趣味小实验
此次社区宣讲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安全意识和环保理念深植孩子们心中。红炉实践队创新采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以青春智慧服务社区,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探索更多元化的教育形式,让安全和环保意识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紧紧围绕学科专业,依托“红炉”学堂,凸显青年学生作为,突出实践实效。这个暑期“红炉”社会实践队将持续深入开展系列活动。学院广大同学们也将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实践践行青春红。
一审/刘东佶
二审/刘付朋
三审/佟志芳